祝福大家,我是秀杰行者,一开始这篇文章介绍了“众生相” 这节课跟各位介绍“众生相”,让我们了解人的种类到底有哪些?也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号人物?然后再来谈我们的“心”,如此要掌握住它的方向就比较容易。
而这次讲的是六道凡夫,针对“人”这一道来加以分类,另一种分类在华严讲座当中有三条件凑成的七种人,三个条件是人格、品性一对,人际关系与佛法熏修。
说到这里,其实最近我很想知道自己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人,想先从自己去了解自己,才能知道自己想要怎么去改变。我社交一般般,学佛课的时候,师父看我是不怎么爱说话的,私下我是个话痨,学佛课的第三天,都有跟她们联系,还有继续上她们的分享课,我是唯一一个不是佛教里会员的一个,她们都是佛教青年团的人,之后一个缘分之下接触了远在外地的梅杰,才有机会接触了禅修线上课程,之后又一个人踏上了禅修路上,在西马的路途上,我就是话痨,很爱很司机大哥聊天,本来不爱说话的他,最后他也跟我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,而去学瑜伽也是朋友带我去一次,过后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虽然我朋友没去,我都是一个人去瑜伽,瑜伽不是一个人,而是大家一起共修的地方,就像我学禅的道场一样,我并不是一个,所以我不清楚自己的社交好不好,怎么说社交好,怎么说社交不会?有时候朋友约我去吃饭,我都不怎么去,以前的好友至今也没什么联系。
我的人格,性格还好,不好也不坏,跟妈妈的朋友去禅修的路上,她跟我说我很会照顾人,跟我在一起很舒服,但跟我妈妈,我妈妈又常常说我脾气不好,跟我室友,除了很会照顾人之外她也曾经说我很常生气。
修行方面也是陆陆续续的,一年一次都有去帮忙做义卖的活动,过程中是非常忙碌的,但我是很开心,而且下午也安排了工作,结果自己忙到中暑了,只能取消了工作。
早上都有念经,有一点时间就坐禅,偶尔做108拜,身边有难的朋友,会去做聆听者,再给她一点帮助,我是觉得自己的修行不够,可是由于自己懒散的关系,才会这样,如果不继续积极的修行,就不停的轮回,迷失方向,也不会活在当下。
在这里我只能说还能把我拉回来继续修行就是继续上课,从新把自己调整,看文章继续了解,继续写心得才能活在当下,也提醒自己要继续修行,才能断烦恼,帮助众生离苦。
【看见自己因懒散而修行不足,就要发愿精进,把出席每次的行愿茶会列入生活中首要与必要做的事,让自己透过参与华藏工程的共修去改变懒散的习气,渐渐断除烦恼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】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