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

国文《心要法门》第九章:不要轻易断言 - 心得报告

从这次的文章,是要训练我们不要有分别的心,如是知就好了,这样就不会让自己对任何事情都起烦惱。我的体验是当你对其他宗教没有分别心時,你能完全接受他们宗教的存在,赞叹他们,更生起如可以,给於他们帮助。其他的事,如不起分别心,在处理方面,就容易多了,不会让自己想久久了才去行动。这也是维摩诘大师所要教导的不二法门,在维摩诘经的入不二法门品有提到。师父也常常教导我们要時常回到不知的心,当你的心是清明時,你处理的方式就会正確,那我们是在行菩萨行了。总而言之,这些都是要常時间去训练,希望我们在学佛道上能常精进! 

【非常棒的理解!可以的话,试着连结到生活中的经验来分享,让学习变得更有层次感。】

伟杰《心要法门》第九章:不要轻易断言 - 心得报告

阅读完第九章,学习到的一个重点是对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“知”就好了,不要去起分别,一分别就会调入意识形态。

个人觉得只有在禅修——观察呼吸进出,才能够稍微做到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真的很考功夫。因为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知升起后马上分别就起,完全不是说我不起分别就不会起分别。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性。若要改变这个习性,我觉得唯有通过禅修,一点一点慢慢的才能改过这个习性。过后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。
 

【是的,禅修让我们练习放下固有的意识形态,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快回到当下。】

秀梅《心要法门》第九章:不要轻易断言 - 心得报告

法师说「无心忘照」的特色是枯燥无味,而且是长期的训练。对这种恃色通常会有三种反应: 1) 觉得好没意思,然后丢掉不要;退心了;2) 把它惯性化、概念化,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福报和功德,不去用心;这是一种愚痴的狀态;3) 去突破、超越,用心去对这枯燥的反复练习产生法喜。

法师用念佛号来举例有没有用心去念。这让我看到了自己现在每天念菩萨圣号的状态是第二种反应。 我每天早晚课都会念10分钟的观世音菩萨的圣号。但是常常在念圣号时都有很多妄想、打哈欠、很睏, 一直被打扰。虽然只是短短的10分钟,有时都完全心不在焉,只是惯性化的在念。所以常常一回神就要一直把心拉回到念圣号上。经法师这么一提好像一棒把我打醒一样看到自己的愚痴和不应该。我会用心专注清楚听见念圣号的声音,观想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庄严相来对治散乱的心。要如何用心的念而产生法喜是我要去突破、去超越的功课。正如在行者营所学的“欢喜再做下一次”。

末学 秀梅 合十

没有错!不管任何的法门,都需要try,try,try for ten thousand years nonstop

欣华《心要法门》第五章:真正的感受 - 心得报告

祝福大家。

 

在第五章的《解心》,我才理解到现在和当下是不一样的意思。其次,在这里写下在连接阅读完第五章和过去一个星期所发生的心得。最近脑子里开始浮现想转换跑道的想法,原因是我感觉没有在职业上的提升,也没有如前任领导那里学习得更多。这件事让我起烦恼好久好久,一直处在离开还是不离开的情绪当中。因缘具足下,我和前任CEO有了线上聊天(目前她是在美国深造),真的很感恩,虽然有时差和忙于课业依然抽时间倾听我的困惑。嘘寒问暖和聊了一阵之后,我也有问及到对方是否会留在英国发展。当时候,她给了我一句:“Go with the flow.” 当下觉得,哇,是多么潇洒的一句回答,但是这只是表层的理解,还是有些不是很明白,感觉像是随波逐流。直到看了第五章的《解心》内容,有一段让我可以连接之前对方对我说的,让我有更深的领悟。这段文章如下:

 

 “所以活在当下的人有一个特色就是没有意识形态,没有预期目标,在这样的情况之下,当境界来临的时候,他捕捉得好好的。他既没有预期未来,也不执着于过去,随着六根与六尘境界的流转,他自己像是融入于水中沿着溪流前进的水滴一样,在生命的洪流里看不出他的波澜,但是他的生命洪流就是那么的壮观,浩浩荡荡的一直往前进,充满着生命的能量,充满着生命的光与热,继续不断的往前走,那水就是在这个地方随流一直下去.”


Go with the flow 是我们顺着生命的洪流走, 我们不是无知地随波逐流, 而是觉知地掌握住状况,且会顺势而走。

 

从中,我也觉察到在这段时间,我没有活在当下,清清楚楚,而是一直活在过去和未来。活在过去的嗔(对现任领导有些不满)和未来的焦虑中(没有安全感),每天就是带着情绪去做事情。很显然,工作和生活都没那么有效率。同时看见自己的不足,去补足自己。接下来,就尝试时时提醒自己,回到当下,Who am I, What am I doing right now. 学习经常去体会、掌握到那微量变化的部分,活在当下。

 

Yes! Go with the flow~~~活在当下!】

欣华《心要法门》第四章:敞开胸怀面对现实 - 心得报告

祝福大家。 

在第四章的《解心》,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学佛一定要训练自己对事情的认知。 很多时候,当处境来到当下的时候,自己并没有去正视它,反而逃避了,错失了学习的机会,而且会掉入一个循环里。因为当我没有去清清楚楚的去正视并解决的时候,同样的问题根本会重复地发生(虽然会是不同的事件,但是问题根源是一样的)。这是我觉察到的。因此,接下来我会训练自己去用心, 任何境界来时,都要清清楚楚,敞开胸怀去面对现实的社会,然后去接纳它,我们必须先接纳,然后再加以改进。

【是的!】

玉珠《心要法门》第九章:不要轻易断言 - 心得报告

 起心动念有染着,就会用识性去判断,识性起,就有意识形态。

 在过去几个月里,我家自闭儿就从本来比较温顺,听话的性子变得脾气暴躁,情绪十分容易崩溃。这时候的意识形态就是在青春期的孩子,大多会有这种挑战性的行为,更何况有自闭症的孩子,做我可以做的。找了一些资料,跟学校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,咨询了一些治疗师,在家更改一些活动,加多一些孩子喜欢的事情,也教孩子在生气时可以如何做,比如做腹部呼吸。。。有家长分享她孩子青春期的里程,她跟我说比我孩子严重的列子很多,过了这期间就好了。然而情况没有好转,在崩溃时,孩子开始敲自己的头部,攻击安抚她的人。。。于是我想还有什么是我忽略的,自闭症是一辈子的,崩溃的状况在这时看来是暂时?如果处理不当会是什么后果?一直以来的概念是没有药物是可以治愈自闭症的。然而,撇开自闭症呢,我会怎么做?最后,我们去见了精神科医生,当天就恰好,孩子在诊所就发作。当然最后大家都同意青春期的孩子,尤其自闭症孩子,情绪波动起伏不定是常事,如果出现不能抑制和抑止的情绪和行为,服用药物可以缓和情绪,减少不可控的行为。14天过去,孩子情绪平稳,无不可控行为,无观察到副作用。对于孩子目前的这个状况,我就觉得是要随顺这个因缘,也没有好坏。每一个境界都是锻炼。

【是的,对当下的境界但受无悔,不分别批判,才能众行圆起,真正帮助到孩子与自己,以及整个家。祝福你!】

 

 

静仪《心要法门》第九章:不要轻易断言 - 心得报告

在这半年里,我父母亲的健康起起落落,也因为这发生,当我学习到这个部分 “心,根,识,智”的时候,我发现我慢慢的可以做到 “根”,就是我只是知道而已,而没有去分辨他好或坏。

 

也因为这样,自己的心也觉得比较踏实,也比较稳,只是知道然后去处理。当下有什么最好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去处理的,就选择去处理,而不是去担忧。

 

切切实实我可以感受到的,用心去感受的。

 

枯燥的反复练习,单纯的佛号用心去念,每天踏踏实实,用心的去练习。虽然枯燥,但感觉法喜。

 

学佛是我人生最大的福报,感恩大家的陪伴!

 

静仪 合十

 

【这就是长期反复训练的重要 - 日久见功!悟真性则空明阔徹,过一个幸福的人生。】